集團要聞 COMPANY NEWS
2017-08-19
隨著經濟發達和社會進步,當初單純著眼于經濟利益的“企業社會責任”,已經產生了更豐富的內涵,延伸出企業倫理、企業管理、環境保護、濟貧施困等多種議題。“企業社會精神”(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CSR)同時也被稱為“企業公民精神”(Corporate Citizenship),要求企業在促進社會永續發展的事業上,有更多的作為。
在8月18日下午舉辦的“2017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上,星河灣集團因對從化獅象村實施的系列整體幫扶工作而榮獲“優秀企業獎”。
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深圳市文明辦支持、南方出版傳媒與《新周刊》聯合主辦的“2017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旨在向這一年改善國民生活,擔當社會責任的企業頒獎致敬,以為榜樣,激勵后者,共襄善舉。
這一榮譽,是對星河灣多年來熱心公益、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充分肯定。
“2017企業社會責任榮譽盛典優秀企業獎”頒獎現場
當天下午,來自全國各界的企業家、公益人士、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還出席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深圳)峰會,會上嘉賓代表以“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與實踐”為主題分享見地,并對當下企業社會責任的挑戰與機遇、實踐與創新,進行了充分討論。
峰會現場星河灣代表與各界人士共同探討
如何將社會責任與企業戰略結合呢?
有些企業表示,這是踐行社會責任的難點。
而星河灣在這方面的實踐則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星河灣代表指出,在當下經濟環境的喧囂浮躁中,星河灣一直堅守工匠精神,并以這種價值觀的傳達作為社會責任和企業發展的紐帶。首先在企業內部傳遞,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其次,在產業上下游鏈條上的傳遞,則有效促進行業整體健康發展;同時,向社會大眾的傳遞,則有效促進整個社會企業倫理的良性發展,讓商業活動回歸原有的屬性。
星河灣認為,社會責任不僅僅是給予,更應該是價值觀的傳遞。
相信時間具有改變一切的力量!星河灣在公益慈善中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持續與用心。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星河灣在第一時間決定捐建汶川第一小學。黃文仔董事長表示,要做到“兩個第一”:建筑質量第一、教學質量第一!
近十年來,星河灣執信學校持續為汶川小學、興寧練優小學輸送優質課程。
汶川第一小學
而在從化獅象村,星河灣通過科學規劃、集約用地,將原來分散在15個居住片區的村民集中在3個片區,進行聯排房屋建設。500多戶的獅象村增加了500多畝可耕種用地,占全村耕種面積10%。其中300多畝用于復耕,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余土地,則用于當地其它產業發展。不僅讓村民的生活環境得到徹底改善,也為將來發展奠定了空間。
幾年來,星河灣通過打造特色產業、建立村經濟發展基金和福利基金、完善配套基礎設施、舉辦系列講座提高村民素質等多種舉措,不斷為獅象村注入發展動力。
與會者感慨,做善事不難,難在十年如一日。
中國公益的下半場,企業社會責任開始了從“量”到“質”的轉變。
會議指出,企業社會責任是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熱詞,如今很多企業每年都會推出CSR報告,但是,情況遠遠還沒有那么樂觀。
企業在公益慈善領域的點滴實踐,也許就能給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村莊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保障。
也許幫扶一個家、一條村并不難,難的是把公益做到底、做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