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要聞 COMPANY NEWS
2014-11-17
這是一家近幾年來刻意保持低調,但又始終令人矚目的公司。
11月15日,“星河灣升級之作,前所未見”的全新樣板房,全面開放。這一次是在廣州——星河灣發軔之地,廣州星河灣的對岸——星河灣半島。新老客戶聞風而動,爭睹新板房真容。而同樣的熱旺場面,也同樣發生在一個月前的浦東星河灣新品發布會上。
星河灣半島樣板房的開放,沒有辜負新老客戶們的翹首期盼。除了歷久彌新的“經典版”,星河灣半島還亮出了新作品:新古典版、現代中式版。
不變的,當然是星河灣一貫的對用材和工藝的極致追求:空調弧形雕花出風口、吊頂雕花裝飾、金箔貼面穹頂、玉石拼花……這個單子可以拉得很長。
變了的,是產品的設計風格。從上圖我們可以發現,相對以往,星河灣此次發布的新古典版,文化、藝術感強,暖色調看上去很溫馨,更有家的氣息。而現代中式版則融入了更多的本土元素,低調奢華但又不乏時尚感。
總體來說,新古典版、現代中式版這兩種風格屬于在經典版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創新,以求更貼近年青財富精英、海歸等國際化一代們的審美。
與此同時,星河灣顯然有足夠的決心和膽魄制造稀缺中的稀缺:星河灣半島設計了682平米的戶型,這在同檔次產品中是極其少有的。
星河灣的“不變”與“變”,體現了這家老牌房企,在堅持固有成功邏輯的同時,對市場變化的敬畏與謙卑。
星河灣的變化,甚至還在產品之外走得更遠。
很多人都看到過無比震撼的場景:在星河灣半島獨擁的1.2公里廣州最寬江面景觀的島尖,即整個項目最優越的地段,黃文仔沒有建一寸房子,而是用5年時間復建起了兩座晉派大宅和徽派大宅,不計成本地將大宅的數百萬塊磚瓦(編號)、甚至黃土都從原地搬運至此。
此外,黃文仔聘請大師級人物巨資打造的文化長廊也將在此面世。長廊由西漸東,“琴韻”、“棋局”、“書情”、“茶禪”、“品酒”等主題景觀次第排開,與兩座古宅交相輝映。
星河灣如此用心,一是通過景觀的獨特性,將原本就距離CBD最近、最稀缺而不可再生的島居生活地段,再提升一個價值量級;二是將傳統文化底蘊“嵌入”業主生活中去,打造真正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
此時此刻,也許有人會問,在大家競相減價跑量之時,星河灣提的創新可以理解,但其“匠心”——而且需要最為昂貴的投入,是不是有點不合時宜?!
大多數人應該看不懂黃文仔為何選擇這種看起來最費力、最吃虧的方式來做一家房地產企業。我們為什么不能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從一個機會飛向另一個機會?
但事實上,蝴蝶飛不過滄海,多年沉溺于追逐機會的“奇跡式”增長,也讓絕大多數房企錯過了學習基本技能的最佳時機,近于“武功全廢”。屬于“蝴蝶型”企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或終將過去。
因為,當市場短缺逐漸變為市場過剩之后,短缺年代里養成的惰性讓那些尋找短缺見長的房企極度缺乏創造短缺的能力。短缺時代的后遺癥,最直接的一個表現就是,目前產品同質化背景下的白熱化價格戰、全民營銷戰。
其實也正是近幾年來在面對每個選擇時,星河灣都選擇了看起來最費力、最吃虧的方式,才跳越了如今絕大多數房企已深深陷入、不可自拔的產品同質化、甚至是低質化的噩夢。
如今,星河灣已開始收獲回報:2014年1-9月廣州250平米高端住宅簽約排行榜上,星河灣半島位居第二;2014年第三季度沈陽200平米以上高端住宅簽約排行榜上,沈陽星河灣位居銷冠;太原星河灣前三季度成交量位居龍城高端市場銷冠。
此文寫作,想說明的,不僅僅是星河灣如何臥薪嘗膽、圖謀復興,更重要的是,星河灣提升自我能力的路徑,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參考:企業在追求成長的路上,唯有舍得放棄種種撲面而來的增長機會,才能夠保護和提升企業的核心價值,進而抓住真正屬于自己的機會,最終成為所在領域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