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要聞 COMPANY NEWS
2014-08-25
最近三個月,受到全國房產市場低迷形勢的影響,各地樓市普遍進入到“慢消化”階段。盡管如此,以品質著稱的星河灣卻逆市飄紅,廣州【星河灣•海怡半島】與沈陽星河灣南呼北應,均取得良好業績,銷量持續上漲,高居各地高端住宅熱銷榜前列。
據廣州陽光家緣網數據統計,廣州【星河灣•海怡半島】項目近三個月累計簽約85套,大幅度超越其他同類項目,穩坐項目所處板塊中網簽套數及均價冠軍。項目近期主推254-315㎡私屬半島宜居四房,豪華裝修,南北通透,均價32000-36000元/㎡。另悉,項目還即將推出全新四期,主力戶型為272—383㎡,更有“望江樓王”680㎡稀缺戶型。
與此同時,沈陽星河灣也捷報頻傳,形成南北呼應的品牌號召力。據發展商介紹,星河灣首批推售的房型集中在549 m²以及690 m²的大戶型,也是瞄準沈陽最高端客戶換房需求的全新嘗試。僅僅在7月份項目對外開放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沈陽星河灣所預售出的總價800萬以上的房源,已經達到了去年沈陽同期房源總量的50%以上。如此優秀的戰績讓曾經的質疑者們也變成了星河灣的粉絲。
近期在售的各地星河灣項目備受市場青睞,上海、太原星河灣也在當地高端住宅市場銷售中奪冠。追根溯源,無疑是源于星河灣所一直推崇的“工藝精神”和其產品的精準定位。
星河灣“工藝精神” 源自極致人文關懷
有專家說,中國企業現在面臨著從“大”轉向“偉大”的飛躍。筆者多年追蹤觀察星河灣,從這個企業的發展實踐中,我對“偉大”有了新的體會,那就是它所體現出來的工藝精神。
號稱要把住宅打造成建筑藝術品的星河灣董事長黃文仔,身為企業的大老板,卻依舊保持著看圖紙的習慣,他的大班臺上永遠堆著一尺高的圖紙;他下工地的次數甚至多過總監級的設計師;時不時回到起家的木工廠溜達一圈,成了他的癖好……如此迷戀工藝的企業家并不多見。他可能也不是個天才的建筑家,但他卻是一個“偉大的工匠”。星河灣的每個細節都是反復打磨、深思熟慮的。星河灣的風格,你可以站在審美的角度,做出種種評論,但你不能不折服的,是星河灣作品中散發出的那種高貴的價值與堅守。
我們看到,大工業化產品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流水線,可以快速地大規模制造。而另一面,也可能不斷地制造出雷同的垃圾,無一例外最后陷入價格競爭。工業化產品的缺點是忽視人的個性和缺乏人文關懷。因此,在一個機器和機器產品的世界里,如何傳承手工藝所體現出的人性就顯得彌足珍貴。房地產本身的技術含量并不高,這個行業的門檻也因此很低,但它卻是億萬人最重要的生活資源之一,關乎每一個家庭、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生活質量,所以星河灣所體現出的工藝精神,完全是從人文關懷出發的。
我不知道有哪家房地產公司如星河灣那樣,先做室內功能、裝修設計,才出戶型設計,最后才是樓體結構設計?從用戶的生活出發,顛覆了房地產開發的設計流程。做園林的都知道土壤PH值這個常識,但有幾家認真測量過?星河灣不僅測量,還要根據樹木的生長需求調整土壤結構。星河灣每進入一個城市,最先進場的是園林樹木,它們要在苗圃基地中生長、馴化兩三年時間。沈陽星河灣一個土坡堆得不夠完整,黃文仔董事長立即下令返工,連堆土都這么講究,只是為了整個外環境的美觀和苗木能夠長得更好,這是常人很難理解的細節之處。為了保證室內裝修的品質,星河灣投建造了木業工廠,所有木制品均需經過66道工序,最后的木門檢驗,要像檢驗鏡面一樣用肉眼從各個角度看它的反光度。星河灣雖然沒有自己的石料場,但都會派技術人員駐場,從選料到花紋,質量責任從交房一直追溯到采石工。
你在星河灣抬頭看看,天花板上絕對看不到一根過梁,這是為了保證空間高度。那就需要采用大樓板,就需要加大樓板的鋼筋量,說到這一步,問題就回到了“舍得”上了。再說一個例子,黃文仔董事長一次視察工地,發現管線井做大了10公分,他立刻用大錘砸掉了,并且憤怒地說,你們偷走了業主10公分生活空間!
專注品質 成就榜樣力量
前不久有記者問我,星河灣多少年了,總是那個樣子,似乎創新不夠。我回答,星河灣的六字箴言是舍得、用心、創新。而這個創新,往往是最花心思的地方,比如戶型中的錯層臺階,國家標準是15公分,你用尺子去量量星河灣餐廳和客廳的高差,是12.5公分。為什么?因為星河灣從過往的經驗,結合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研究得出,這個高度更適宜他們的舉步抬足。這算不算創新?所以,品質的競爭在細節。星河灣沒有一天不在琢磨細節的優化和完善。執著地追求細節,比嘩眾取寵地“創新”,不知要用心多少倍,最后的結果就是更加人性化。
星河灣的核心價值,即工藝的精神。比起對時尚的追逐,星河灣更具有經典意味,它不受時間影響而且不斷從傳統中獲取靈感。你可以看到星河灣高品質材料與細節、傳統和現代的聯系。當你住在星河灣,你會有一種時間沉淀的感覺,這就是經典的意義——極致品質、天生高貴、不可復制。
有時候我甚至同情星河灣的老板,他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自我否定。這意味著要有多大的勇氣與承擔?每一種新戶型,仿佛都在挑戰:真的能有所突破嗎?真的能做到更好嗎?就算做到最好了,消費者真的會埋單嗎?沒有人可以幫助黃文仔。他的行為告訴我們,沒有工藝精神,就沒有偉大的制作;沒有謙卑的摸索,就沒有最終的突破。只有不計成本的“舍得”,無所不用其極的“用心”,才能打造出完美的空間,將一所所房子,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
“中國創造”固然是中國企業的遠大目標,但僅就“中國制造”而言,還遠遠沒有達到“德國制造”、“日本制造”的那樣的高度;“中國制造”僅意味著中低端廉價商品,還沒有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這個差距,我以為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國企業還缺少“工藝精神”。
所謂“工藝精神”包括:
1、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把精度從99%提高到99.99%。
2、嚴謹、一絲不茍。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采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
3、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為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
4、專業、敬業。工藝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
總之,工藝精神是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直至造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奢侈品愛馬仕、如瑞士手表、如現代高科技蘋果手機……沒有“工藝精神”的企業,談不上偉大。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短、平、快”(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當一些企業熱衷于“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另一些堅持“工藝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自我訂立的高標準、百般歷練之后,成為眾多消費者的驕傲,才代表了中國企業的正道。所以,中國需要更多專注品質的好企業。